# 莆田假鞋产业曝光:揭秘制假售假者面临的法律制裁与后果
## 前言
近年来,随着正品名牌运动鞋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,制假售假的现象也愈加猖獗。福建莆田,这个被称为“假鞋之都”的地方,因其高仿鞋生产链完备而备受关注。本文将深入探讨莆田假鞋产业的内幕,并揭示参与制假售假者所面临的法律制裁与后果。
## 一、莆田假鞋产业的现状与背景
### 1.1 假鞋之都的起源与发展
莆田假鞋产业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,当时莆田开始为国际知名品牌代工生产运动鞋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积累的技术与资源,开始制造高仿鞋,逐步形成一个庞大的地下产业链。
### 1.2 产业链条解析
在这条产业链上,从原材料供应、生产加工到销售终端,每个环节都有明确分工。原材料供应商提供假冒品牌的鞋面、鞋底和配件;家庭作坊或小型工厂负责加工组装;最后,通过电商、微商等渠道进行销售。为了规避打击,这些生产和销售活动多在夜间进行,极具隐蔽性。
### 1.3 电商平台与假鞋贩卖
电商的兴起为假鞋贩卖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。据央视曝光,莆田假鞋通过电商平台流向全国,甚至出口到海外市场。一些卖家利用平台漏洞,采用异地上线等方式掩盖真实发货地点,进一步增加了打击难度。
## 二、法律对制假售假者的制裁
### 2.1 民事责任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》,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属于侵权行为,受害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赔偿损失。此外,电商平台也可能因为未尽审核义务而承担连带责任。
### 2.2 刑事责任
对于制假售假行为,刑事处罚更为严厉。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,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,销售金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销售金额巨大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特别是对那些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的大案要案,处罚更是严厉至极。
### 2.3 行政处罚
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有权对制假售假行为进行查处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》第六十条的规定,工商部门可以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,没收、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,同时处以罚款。对于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案件,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;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,可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。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应当从重处罚。
## 三、典型案例分析
### 3.1 上海公安机关侦破特大假冒品牌运动鞋案
今年7月,上海公安机关成功侦破了一起特大的假冒知名品牌运动鞋案。在这个案件中,警方捣毁了一个位于莆田的制假窝点,抓获了以田某为首的15名犯罪嫌疑人,现场缴获了6万余双假冒品牌运动鞋以及大量半成品和制假设备,涉案金额高达1.2亿余元。这一案件再次展示了执法机构对于制假售假行为的坚决打击态度。
### 3.2 安福电商城的昼伏夜出现象
福建莆田的安福电商城白天冷冷清清,但一到夜晚却灯火通明,人头攒动。这里成为了仿冒名牌运动鞋的主要交易区。记者暗访时发现,这里的商家大多只接待熟人,陌生人很难直接购买到假货。而且,很多交易都是通过微信等网络渠道进行,以规避监管。
## 四、消费者如何保护自身权益
### 4.1 提高警惕,选择正规渠道购买
为了避免买到假货,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正规的门店或官方授权的网店进行购买。对于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,更要提高警惕,谨防上当受骗。
### 4.2 保存证据,及时投诉举报
如果不幸购买了假货,消费者应保留好相关证据(如发票、聊天记录、产品照片等),并向电商平台客服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举报。必要时,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。
### 4.3 了解法律法规,增强维权意识
消费者应当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,如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、《商标法》等,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同时,增强维权意识,遇到侵权行为时要勇于站出来维权。
## 结语
莆田假鞋产业的存在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,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。打击制假售假行为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。只有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,加强监管,提高